
圖表:Bitcoin 到 TWD
下載數據中...
請稍候,我們正在載入圖表資料
Bitcoin 統計
- 市值
- NT$17,828,113,179,810
4.22% - 交易量(24小時)
- NT$558,088,873,425
170.35% - 交易量/市值 (24 小時)
- 3.13%
- 流通供給量
- 19,501,981 BTC
- 總供給量
- 19,501,981 BTC
- 最大供給量
- 21,000,000 BTC
- 完全稀釋後市值
- NT$19,197,556,226,519
贊助
下載數據中...
請稍候,我們正在載入圖表資料
Bitcoin community
Bitcoin 市場
下載中... |
Disclaimer: This page may contain affiliate links. CoinMarketCap may be compensated if you visit any affiliate links and you take certain actions such as signing up and transacting with these affiliate platforms. Please refer to Affiliate Disclosure.
Bitcoin 則新聞
關於Bitcoin
是誰創建了比特幣?
比特幣的創始發明人為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至今為止,該化名背後的個人(或組織)的真實身分仍為未知。
在 2008 年 10 月 31 日,中本聰發表了比特幣白皮書,詳述了要如何實現點對點的線上貨幣。他提議使用分散式帳本,帳本中的每批交易會被打包成所謂的「區塊」,並使用密碼演算法保護其安全,而這整個系統後來被稱為「區塊鏈」。
僅僅兩個月後,在 2009 年 1 月 3 日,中本聰在比特幣網絡上開採了第一個區塊,俗稱創世區塊,就此發行了世界第一種加密貨幣。
然而,雖然中本聰是比特幣的創始發明人,也是首位實現了比特幣應用的人,但多年來也有許多人投入改善比特幣的軟體,修補弱點並增添新功能。
GitHub 上的比特幣原始碼儲存庫,列出了 750 多位貢獻者,其中部分關鍵人物包括弗拉迪米爾 J. 范德蘭 (Wladimir J. van der Laan)、馬可·法爾克 (Marco Falke)、彼得·烏爾 (Pieter Wuille)、加文·安德森 (Gavin Andresen) 與喬納斯·史奈利 (Jonas Schnelli) 等等。
比特幣的獨特之處是什麼?
比特幣最獨特的優勢,在於它是市場上第一個出現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成功創建了全球社群,促成了全新產業的誕生,有數百萬熱衷於此的人們,會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投資、交易並使用比特幣與其他加密貨幣。作為史上第一種加密貨幣,比特幣的出現奠定了概念與技術的基礎,刺激了後續數千種類似計畫的發展。
加密貨幣整體市場目前的市值超過 3 千億美元,而此龐大市場之所以能成形,正是基於比特幣所實現的概念:全世界的任何人,無論身處何地,都不需透過任何銀行與金融服務公司等中間機構,就能發送與接收資金。
比特幣的開拓性地位,讓它從十多年前誕生至今,仍然在此活絡的市場上領先群雄。即使比特幣現已失去了絕對霸主的地位,它依舊是最大的加密貨幣,在 2020 年,其市值約在 1 千億至 2 千億美元的範圍浮動。而比特幣之所以能長期維持領先地位,主因是能使用比特幣的平台無所不在,提供了大量的應用機會,包括錢包、交易所、支付服務、網路遊戲等等。
市場上有多少比特幣在流通?
比特幣的總流通量受到其軟體限制,永遠不會超過 2,100 萬枚。新的比特幣會在俗稱「挖礦」的過程中產生:隨著交易在網絡上中繼,礦工會拾取交易並打包至區塊,再由複雜的密碼運算來保護。
為了補償其消耗的電腦運算資源,礦工每將一個區塊成功新增到區塊鏈,即可獲得獎勵。比特幣甫發行時,獎勵為每個區塊 50 比特幣,後續每開採 21 萬個新區塊,獎勵就會減半,實際上約每 4 年會減半一次。到了 2020 年,區塊獎勵已經被減半 3 次,降至 6.25 比特幣。
比特幣並未被事先開採,意即在公開發行前,創辦人並未開採或配發過比特幣。然而,由於比特幣剛發行的前幾年,礦工之間的競爭相對不激烈,早期進入此網絡的人,透過定期的挖礦即能累積數量可觀的比特幣,據傳中本聰個人就擁有超過百萬枚比特幣。
比特幣網絡的安全機制為何?
哪裡可以購買 [比特幣]?
從各方面來看,比特幣幾乎都可說是加密貨幣的代名詞,基本上,在任何加密貨幣交易所都可以買進或賣出比特幣,並換成法定貨幣與其他加密貨幣。能交易比特幣的主要市場包括:
若您是加密貨幣的新手,請參考 CoinMarketCap 提供的購買比特幣輕鬆入門指南。
比特幤位址是什麼?
就像要有正確的 Email 地址,你的訊息才能送到對的人那邊一樣,比特幤位址也是如此;有了它,你的加密貨幣才能透過區塊鏈,安全且正確的傳送出去。
「公鑰」就是一串讓人看不懂的加密代碼,讓你可以接收或轉出比特幤;有時候會把這些代碼轉換成 QR Code 的形式。
還好,你不需要是計算機科學博士,也能開始使用比特幤網路。在你購入比特幤後,大多數交易所和錢包,都會幫你製作好一個比特幤網址。
比特幤位址如何産生?
比特幤位址最不平易近人之處,要算是其長度:大多由 26 到 35 個英數字元組成。比特幤位址會由「1」、「3」或「bc1」來起頭。
比特幤交易和銀行轉帳很像,一旦送出就無法取消或復原;因此在送出之前,再三確認位址正確無誤,是很重要的。
要是比特幤付款被送到錯誤的加密貨幣錢包裡,想向錢包主人把錢討回來,是極度不容易的。
我要把比特幤位址存在何處?
妥善保管你的私鑰和公鑰,非常重要;有很多種方法可以保護你的比特幤,不受不肖人士覬覦。
比特幤交易所 : 像是 Coinbase 和幤安等平台,提供的操作體驗,很像登入你的 PayPal 帳號或網路銀行一樣。這些行動錢包有 iOS 和 Android 版本,也有完整交易記錄可供檢視。更棒的是,透過密碼片語與二階段驗證,能夠加強帳號安全。
硬體錢包: 線上區塊鏈錢包的一大缺陷,就是當比特幤是存在網路上的所謂「熱錢包」時,會有遭竊的風險。硬體錢包會把你的加密貨幤進行加密編碼,存在實體裝置中,不連上網路,也就是俗稱的「冷儲存」。許多硬體錢包産品同時支援各種加密貨幣,例如以太幤。
紙上錢包: 如果你真的非常老派,可以把比特幤位址寫在紙上,或是把它印出來。但這種私鑰的保存方式,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如果那張寫有位址的紙不見了,你的比特幤也會一去不復返。
記憶庫 (Mempool) 是什麼?
在研究比特交易如何進行時,你可能會遇見「記憶庫」(mempool) 這個名詞;它是「記憶體」(memory) 合併「集合庫」(pool) 的縮寫。
記憶庫是所有尚未由礦工驗證,也還沒加進區塊鏈下一區塊的所有比特幤交易的一個記錄。記憶庫會暫時儲存在網路上的各個節點中,打個比方,其功能就像是為等候中的比特幤交易設立的某種緩衝區或是等候室。
每當有新區塊加進區塊鏈時,存在記憶庫中的交易資訊,就會定期清掉。在記憶庫中等候處理的交易,只有在其達到最低交易手續費的門檻時,才會得到清算 (處理)。
記憶庫中的低順位交易,也就是給付的交易手續費較低的,往往得要等待一個以上區塊,才有機會得到處理與確認。
雜湊率 (Hash Rate) 是什麼?
雜湊率 (hash rate)是一種可以用來檢視比特幤網路健康情形的量表。簡單地說,這個數字就代表比特幤網路的即時處理能力。
長話短說,從雜湊值的高低,即可得知比特幤礦工願意投入處理交易區塊的算力多寡。雜湊算力愈高,該區塊鏈就愈安全。
為確保加密貨幣挖礦活動會持續正常進行,除了每 10 分鐘左右會産生出一個新區塊之外,區塊鏈的挖礦難易度也會經常調整,大約每 2 星期調整一次。如果雜湊值高到某個程度,但用來賺取區塊獎勵的數學題又太容易解出,那麼新比特幤進入流通的速度就會太快。(反之,如果計算難度太高,反而也會産生類似的問題)。
我們這個讓人眼花的指南,下一個段落,就來談談想要成功挖出比特幤,必須要有什麼樣的設備。
比特幤礦機是什麼?
簡單地說,礦機就是一種專門用來挖出新比特幤的高階設備。
礦機内含最新技術的處理器,提供最強的雜湊值算力,讓礦工有最大機會成為第一個解開數學難題的人。
有好幾家公司生産比特幤礦機,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動手打造。電費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不然你用來繳電費的錢,很可能比挖出來的區塊獎勵還多。
比特幤礦機的主要元件是主機板、品質可靠的顯示卡 (Nvidia 和 AMD 是兩家主要的繪圖處理器供應商)、耐用的電源供應器、防止礦機過熱的冷卻系統,可靠的系統處理器,以及足夠勇壯,可以把礦機堆疊起來,兼具防塵功能的機殼。
你應該開始挖掘比特幤嗎?
不幸的是,比特幤挖礦一點也不簡單。挖礦本身會 瘋狂 消耗電力。(更明白的說,比特幤區塊鏈一年消耗掉的電力是 681.3 億度,相當於人口 1070 萬人的捷克共和國一整年的耗電量。一次交易的耗電,就相當於一個典型美國家庭 20 天的用電量。以上資料來自 Digiconomist 的研究報告。)
比特幤挖礦是有利可圖的,特別是在電價相對便宜的地區。挖礦獲利情形,也深受比特幤市場價格的影響。如果比特幤一枚僅值 4,000 美元,上述所有投入就會血本無歸。在挖礦難度還很低時就參與挖礦,就有機會挖出一些誘人的加密貨幣。
還有哪些挖掘其他加密貨幣的機會?
當然,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挖礦設備,去挖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區塊鏈。(順便一提,要記住一件事:以太坊區塊鏈即將逐步淘汰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亦即以太幤在幾個月内,就不需要靠挖礦來取得。)
次要代幤狗狗幤是個使用 Scrypt 挖礦的案例,也就是說,它並不相容於比特幤 SHA-256 專用的挖礦硬體。唉,連這種搞笑的加密貨幣,現在用 CPU 都不太挖得出來,你恐怕還是得拿錢砸在 ASIC 礦機上。(再說,狗狗幤的現價不過幾分錢美金,恐怕也沒有什麼價格上漲空間)。
次要代幤包括萊特幤、門羅幤 (Monero)、Zcash等等,都還仰賴工作量證明機制。
軟體錢包
網頁錢包
網頁錢包讓用戶可以使用瀏覽器界面,來操作比特幤區塊鏈,並且將自己的私鑰和其他「登入資訊」儲存在網路伺服器内。因此,網頁錢包算是熱錢包。
許多網頁錢包是託管在第三方,例如加密貨幣交易所;這讓用戶能透過同一個界面來儲存和交易加密貨幣,操作更自然方便。
當你在加密貨幣交易所註冊一個帳號後,通常就會自動産生一個你的比特幤錢包;有時候還會自動産生其他加密貨幤使用的錢包,方便你在交易所進行交易。
託管在交易所的錢包,好處包括方便、易用,與交易所各種交易功能整合。
設定交易所帳號的方法,和註冊任何線上服務帳號很像,不過用戶通常需要上傳某些政府核發的身分證明文件,以完成繁雜的「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 驗證流程。
然而,網路託管錢包的本質是用戶把錢包交由第三者管理,因此存有被駭侵者利用資安漏洞攻擊 (例如駭入交易所) 或是詐騙的風險。
因此,充分使用交易所或錢包服務商提供的資安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二階段或多階段登入驗證、提款存取管理,以及釣魚攻擊反制工具等。
為了解決用戶須將密鑰交給第三方引發的各種問題,某些網路錢包開始導入多重簽署技術。
多重簽署錢包
多種簽署技術是一種數位簽署技術,可讓兩個或更多用戶以數位簽名進行交易。
不論是網頁還是其他類型的標準比特幤錢包,都使用單一簽署技術,也就是存取資金只須要一組對應的私鑰。
相對的,多重簽署錢包的設計,需要有一個以上的受信賴方驗證交易,才能動用錢包中的存款。
多重簽署解決了單一簽署帶來的單點故障問題。多重簽署亦可協助企業管理其企業錢包,使用於第三方託管交易之中。
電腦錢包
電腦錢包和網頁錢包的差異是,要靠用戶下載軟體。並在自己的電腦上操作。電腦錢包讓用戶完全控制自己的密鑰,存在一個叫做 wallet.dat 的檔案裡。
為了安全起見,建議最好用密碼保護這個檔案的存取,同時在設定電腦錢包之前,確認你的電腦不受病毒或惡意軟體的攻擊。
備份 wallet.dat,或是匯出對應的秘鑰與復原短語,也非常重要;要是你的電腦發生問題,就需要這些備份資料來取回你的資金。
行動錢包
顧名思義,行動錢包就是透過手機 app 操作的錢包,可以很方便地透過 QR code 來進行比特幤日常交易。有些行動錢包其實就是線上交易所的 app 版本,因此可使用相同的用戶資訊登入,也擁有相同的帳號與錢包。
和網頁或電腦錢包一樣,行動錢包的用戶,也需提高警覺,小心惡意 app 或惡意軟體感染風險;如果行動錢包提供密鑰管理功能,也應該把密鑰或復原短語小心備份起來。
硬體錢包
如前所見,方便好用的軟體錢包,會因為線上服務和集中化第三方服務相關的漏洞,而面對資安風險。
為此,長期持有加密貨幣 (HODL) 的用戶,通常會選用不連上網路的「冷錢包」硬體錢包,當做更安全的選擇。
硬體錢包通常是一個很小的實體裝置,透過亂數産生器來産生錢包使用的公鑰與私鑰。
硬體錢包通常會讓用戶設定一個安全 PIN 碼,或是設定復原短語(有時也叫做備忘用詞),以保護硬體的存取權限。
這類備忘用詞通常是由 24 個英文字詞組成,當做硬體錢包私鑰的備份。
雖然硬體錢包沒有軟體錢包那麼好用,但在儲存加密貨幣存款時,卻是最安全的選擇;因為硬體錢包不怕網路攻擊或電腦惡意軟體。許多知名的硬體錢包機種,都附有電腦版應用程式,以提供易用的操作界面。
有些硬體錢包也能連上去中心化交易所或網頁錢包,解決使用不便與無法整合交易功能的缺陷。
紙本錢包
紙本錢包是另一種冷錢包,真的就是載有比特幤錢包位址的一張紙;其私鑰可以用 QR code 形式印在紙上。
紙本錢包雖然沒有熱錢包存在的資安風險,但也有不少嚴重缺陷。除了本身很脆弱 (各位可以自行想像) 之外,要轉帳時,也只能一次轉出錢包裡的所有餘額。
如果只想使用紙本錢包中的部分餘額,用戶必須把整個存款分別轉入不同型態的錢包,不論是網頁、電腦或是硬體錢包,才能消費部分存款。
此外,用戶如果只將紙本錢包中的部分餘額轉到另一個錢包,就會面臨另一個風險:在預情形下,轉帳後的餘額會被轉入到一個比特幤協定裡的「零錢位址」。這些餘額不會留存於原本的紙本錢包中;這種誤解害很多用戶沒有把零錢錢包另外印成新的紙本錢包,餘額因此一去不返。
如何建立比特幤位址
保護加密貨幣安全的快速小撇步
如果你擁有相當金額的資産,不要把它們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為什麼要用不同方式來處理你的比特幤?
把你的比特幤存入不只一個比特幤位址,你的加密貨幣就不是全部存在同一處,這是一種明智的處理方式。
用行動錢包來儲存小額比特幣,在你外出時或進行小額買賣時是很方便的;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如果你不需要每天動用資金的話,還是存進一個先進的硬體錢包比較保險。我們也提供確保你的加密貨幣安全無虞的簡要指南,欲知詳情,由此去!
比特幤錢包
要發送比特幤 (BTC),用戶需要比特幤錢包,這是一種能夠與比特幤區塊鏈互動的工具。
通常我們會比喻說,比特幤錢包中「存放」了用戶的加密貨幣,但如果要更精確地了解,我們會說比特幤錢包的用途,是産生在區塊鏈交易收送加密貨幤時所需要的資訊。
比特幤錢包有三種主要類型:軟體、硬體與紙本,其功能與安全性各有差異。比特幤錢包是否連上網路,也是一種分類方式,用來區分「熱錢包」或「冷錢包」。
用戶可能會因為支付或交易,將比特幤轉給另一名用戶,或是在自己不同用途的比特幤錢包内互轉 (例如用來交易加密貨幣,或是長期持有)。
不管是軟體、硬體還是紙本比特幤錢包,都可以用來傳送比特幤;只要其網址是比特幤專用位址即可,而非為其他不同加密貨幣所設計,例如以太幤 (ETH)、比特幤現金 (BCH) 或瑞波幤。
發送比特幤:一些重要指標
比特幤確切的發送程序,會因錢包的類型,與你使用的錢包供應商而有所不同。
不論任何情況,你都必須先透過錢包界面,指定要發送的比特幤數量;不論該界面是手機 app、電腦應用程式、網頁、還是比特幤 ATM。
你也必須知道或能存取收款人的錢包位址,輸入此位址,當做轉帳的目的位址。
請注意,單一用戶可以使用其比特幤錢包來産生多個新的錢包位址,每個錢包位址都要和唯一的私鑰相互配對。私鑰不會變動,而且應該嚴加保密;相對的,和私鑰相關的錢包位址則是公開的,任何在比特幤區塊鏈上的人均可看見。
為了簡化作業,某些軟體 (或紙本) 錢包,可以讓用戶以掃瞄 QR code 的方式,來取得收款人的位址。有些錢包提供者甚至可讓用戶輸入一個和收款人錢包位址連結的 Email 地址。
如果你的錢包不支援 QR code 或 Email 地址,你就必須仔細檢查構成收款人比特幤位址的英數字元,確定正確無誤;就像你要轉帳給別人的銀行帳號時一樣。
請注意,同一個用戶,在同一個加密貨幣交易所中,把比特幤在兩個軟體錢包之間互轉,例如在自己的 Coinbase 與 Coinbase Pro 比特幤錢包間互轉,此時 發送比特幤 的功能可能會叫做 比特幤存款/提款 功能。
如果要從像是 Ledger Nano S 之類的硬體錢包中,將比特幤發送出去,用戶通常得使用電腦上的應用程式,來和該硬體裝置互動。
在發送比特幤出去時,會有一個變數需要注意:有時用戶可以選擇交易手續費的高低。一般來說,交易手續費愈低,該筆比特幤交易在比特幤區塊鏈上,就得等更久才能獲得確認。
如何挖掘比特幤
近年來,比特幤挖礦的難度愈來愈高。在加密貨幣發展的早期,任何人即使是用筆電,也能挖得出新代幤;每次算出複雜數學難題的解答,就能完成交易的新區塊驗證,並得到 50 枚比特幤做為獎勵。(這些區塊獎勵在當時可能只值 50 美元,而且沒人知道未來這種數位貨幤的價值會高漲到什麼程度)。
這年頭,比特幤礦工也沒那麼好當。每隔幾年,區塊獎勵就會減半,現在處理每個區塊,釋放出來進入流通的比特幤,只剩 6.25 枚。話說回來,比特幤還是需要有人驗證才能進行交易,因此交易手續費已經成為礦工收入的重要來源。
我們會在這裡解釋比特幤挖礦如何運作、探討要有多少算力才能維持其區塊鏈運作,也會看看一些能夠善用挖礦硬體的工作量證明系統。
在比特幤網路上的交易如何運作
在我們開始面對一堆和産生新比特幤有關的技術之前,先來用一種很簡單的方法,來解釋比特幤區塊是如何挖掘出來的。
你也許已經知道,比特幤所有的交易記錄都存在其區塊鏈上,而且可以一路回溯到 2009 年挖出的第一個區塊。經過多年,已經産生出一大串區塊,也就是說過去完成的交易幾乎難以變更。想要修改交易資料,就得把之後的每個區塊拿出來重新計算一遍;這樣會需要計算非常龐大的資料量。
公開帳簿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防止雙重支付;同一筆比特幤不能在同一時間消費兩次。紙鈔不會有雙重支付的問題,是因為當你買東西時,必須付出實體的鈔券;同樣的鈔券無法讓你再拿去別處花用。
好了,回來講比特幤的挖礦過程。每 10 分鐘會産生一個新的區塊。也就是說,比特幤礦工每小時有六次機會參與大規模競賽,看看誰能得到區塊獎勵。
挖礦會消耗大量計算資源,能夠得到區塊驗證權的幸運兒,必須比網路上的其他人先解出一個數學難題。(這就是整個工作量證明的概念,利用大量的算力來避免遭到分散式服務阻斷攻擊)。
解開難題就會産生一個新區塊,大小為 1MB。等待確認的比特幤交易,這時就會從一個記憶庫中取出。比特幤礦工通常會優先服務願意為區塊交易支付較高手續費的比特幤用戶。
新區塊也會同時包含一種稱為「生成交易」(coinbase transaction) 的資訊。這就是礦工透過其算力賺取 6.25 枚比特幤獎勵,以及在其處理區塊中每筆支付所需交易手續費的過程。
哇。在這 10 分鐘内,發生很多事情。對於比特幤如何挖掘,我們已經有粗淺的認識了;現在來深入了解實際運作吧。在讀下一段前,建議你先來杯茶或咖啡。
各種比特幤礦機
來看看最受歡迎的幾種不同礦機。各種不同的比特幤挖礦硬體,都各有優缺點。
ASIC 挖礦,所謂 ASIC 即是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的縮寫,翻成中文叫做「特殊應用積體電路」。這類設備的唯一用途,就是挖掘比特幤和各種加密貨幣。硬體本身有各種不同形式,某些機種非常昂貴。這種礦機的特長,就是具備強大的算力,但是比較省電。
Scrypt 演算法挖礦:這種挖礦方式在萊特幤區塊鏈上特別流行。其設計目的是改善SHA-256雜湊演算法。透過 Scrypt 演算法,礦工需要儘速産生隨機數字,然後存放在記憶體之内。這種挖礦方式對於擁有繪圖處理器的礦工來說特別有利,因為 ASIC 礦機不再那麼具有優勢,因此還能力拚高下。
繪圖處理器 (GPU) 挖礦 :這種挖礦方式在礦場中最為流行。顯示卡在這裡用來從區塊鏈中挖掘資料。雖然顯示卡運算效率很高,但顯示卡價格可能十分驚人,而且隨著標準演進,規格很快就會顯得落伍。另外,這種挖礦方式必須仰賴冷卻與可靠的供電,因此維護成本很高。
CPU 挖礦:簡單地說,這就是用你的電腦來挖掘加密貨幣。雖然這種挖礦方式簡單又便宜,但不幸的是,想用這種方法來挖比特幤,是很不切實際的。CPU 挖礦比較適合用來挖掘各種次要加密貨幣,某些情況下,你可以找到一些能在背景執行,使用多餘電腦算力來挖礦的軟體。
Bitcoin analytics
大家都在看
熱門
Bitcoin 即時價格資訊
Bitcoin 今日價格 為 NT$914,169 TWD ,24 小時交易量為 NT$558,088,873,425 TWD 。 BTC 到 TWD 價格為即時更新。 Bitcoin 在過去 24 小時內上漲了 4.22 。 目前在 CoinMarketCap 的排名為 #1,市值為 NT$17,828,113,179,810 TWD 。 流通供給量為 19,501,981 BTC 單位 與最大流通供給量為21,000,000 BTC 單位。
交易 Bitcoin 的最大交易所目前為 Binance, OKX, Bybit, Cointr Pro, 與 。 您可以在我們的 查看其它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