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代币上市分析:趋势、挑战和山寨币季节指数
CMC Research

2024新代币上市分析:趋势、挑战和山寨币季节指数

9ในการอ่าน
4 months ago

通过2024年四大交易所新上市项目的表现,来看当前市场的环境与趋势。

2024新代币上市分析:趋势、挑战和山寨币季节指数

สารบัญ

2024代币上市表现

随着我们进入2024年,加密货币市场继续发展且初见牛市,但这一轮市场行情却为投资者和项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参考之前的周期表现,一个头部的一级新项目如果由主要风险投资(VC)支持且在著名的中心化交易所(CEX)进行高调发布, 一般都会在比特币和加密货币正面发展的夹持下在牛市中表现强劲。然而当下市场却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明显的看到新上市代币的整体表现不佳,今年在四大交易所上市的新代币中超过半数为负收益。整体山寨币市场也显示疲软,2024年初以来,山寨币(不包括ETH)相对于BTC下跌了17%。TOTAL3/BTC图用BTC与前125种加密货币(不包括BTC和ETH)的总市值进行比较,也直观的反应出这个趋势。

这次的市场周期到底有哪些独特的特征导致这种现象的?

Join us in showcasing the cryptocurrency revolution, one newsletter at a time. Subscribe now to get daily news and market updates right to your inbox, along with our millions of other subscribers (that’s right, millions love us!) —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机构影响和ETF影响

与之前的市场周期不同,当前的看涨情绪主要由ETF和机构资产驱动。2023年10月末,市场对BTC ETF批准的初步预期给市场注入了强烈的信心,导致BTC价格在一个月内从低于$30k上涨到$40k。自2024年1月10日美国现货比特币ETF获批以来,全球超过70只现货比特币ETF吸引了超过28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机构现在通过这些ETF和基金持有价值超过720亿美元的比特币,推动比特币价格一次次触及新的历史高点。类似的影响也很直观的体现在以太坊和SEC于2024年5月宣布其ETH ETF批准上。

这次的小牛市似乎由机构推动,并只助力于主流币种。除了Memecoin之外,ETH,SOL,TON和BNB 领跑主流币赛道,成为表现最好的大市值币种。

虽然比特币借由机构热度在3月14日达到新的历史最高价73750美元,同样的情况并未在更广泛的山寨币市场中得到体现。

新项目具有高FDV和低流动性

当前市场的新项目普遍面临一个高FDV (fully dilluted value)、低流通供应量和有限流动性的问题。例如于2月下旬推出的StarkNet(STRK),尽管市值为8.95亿美元,但其FDV却已达到69亿美元。只有13%的STRK在10亿枚代币的最大供应量中在流通,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多次解锁,以至于当STRK市值都翻倍到了近20亿美金时,币价却掉了50%到1.3美金。

这种高FDV/低流动性组合增加了散户投资者的怀疑态度和对估值过高的感知,使这些项目难以持续获得投资者信心并保持价格稳定。

VC与散户的分歧

对于AI、DePin和RWA等这些得到VC和市场认可推崇的新叙事,散户投资者刚开始确实予了同样的跟风认可。他们在今年早些时候察觉到这些趋势等待时机积极买入,但随后项目发售时往往已经估值过高。在Sui、Starknet、Eigenlayer、ZkSync、Layer-Zero以及现在的Blast等一系列高调发布之后,散户投资者发现以往的跟风VC方式并没有让他们得到相应的报偿。于是散户们似乎转而将注意力和资金投向memecoin这个赛道,在“文化赌场”中押宝一些低估值项目以求盈利。最终造成了VC和散户互不接盘的局面。

四大交易所

在四大交易所 - Binance、Bybit、OKX和Bitget 2024年上市的新代币项目们也受到这些市场条件的影响,大多数项目自初次上市以来表现不佳。

* 数据 25.06.2024

除了外部市场条件外,它们不同的上市策略也可能是造成四大所上币表现差异的原因之一。比如Bitget和Bybit今年上市了最多的代币,Bitget 上市超过310个代币,Bybit上市超过130个代币,两交易所上新集中在memecoin及相关赛道。这一策略也旨在积极迎合市场在今年对高波动类型代币的需要,虽然及时却也有缺点。这些代币往往来的快去得也快,在风口过后免不了血亏,于是在整体上新的代币表现方面,这两大交易所分别有80% 和 70%左右的新代币是亏损的。Binance作为行业领导者则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上币数量比较低,只有30个左右也是可能为了采取更谨慎的方法去彻底尽职调查后才上市项目。但即便如此Binance也未能幸免于整体市场条件的低迷,任然有50%左右的新项目目前处于负ROI。并且Binance上线项目一般market cap都较大,这些负ROI对整体市场也会有更大的影响。这也从另一方面凸显了当前市场低迷的普遍性。

这些交易所的不同策略其实本质上是代表了加密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商业模式。一些选择了广撒网策略,列出了众多项目旨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选择和入场途径。一些则采取了更加选择性的方式,专注于具有经过验证记录和社区支持的一级项目。

我们还会有山寨币季节吗?

随着2024年加密货币市场在本就缓慢的夏季市场继续下滑,人们对是否会看到山寨币表现的复苏越来越担忧。为了帮助用户在这个复杂而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能够看到最新的数据用作参考,CoinMarketCap最近推出了新的CMC山寨币季节指数。这个指数选择CoinMarketCap排名前100的加密货币,排除稳定币如USDT和DAI,以及挂钩于其他代币的项目如WBTC、stETH等。如果前100名中有超过75%的加密货币在过去90天内的表现优于比特币,就意味着市场进入山寨币季节,反之亦然。

拥抱加密市场的复杂性

目前市场来看,机构兴趣依然强劲,市场也广泛预计比特币将在此夹持下达到新高,尤其是现在减半后会叠加供应冲击。但散户方面,新项目的低流通量/高FDV提供给投资者的风险回报不足,使他们不再愿意成为各大VC退盘撤出流动性的血包,也不再积极的参与这些大机构背书的项目。

主要交易所的不同策略以及VC与散户之间的持续紧张局势,为本已复杂的生态系统增添了更多复杂性。

然而,这种复杂性也预示着机遇。虽然具有挑战,但当前的市场条件也为具有高潜力的项目提供了战略投资的机会,如果抱有清晰的认知与眼光,当下的市场也有可能恰好提供了抄底机会。

四年前的2020年6月,比特币的主导地位为65%。这一比例在2021年牛市高峰时下降到了38%以下,也代表着我们正式进入了山寨币季节。彼时市场迎来的机遇与涨幅,也会在下一次山寨币季节创造类似的奇迹。纵观2024下半年的市场,我们已然能看到不少机遇,无论是减半后供应冲击、或是2021年以来的首次美联储降息,以及将近的美国大选特朗普和拜登双方均表示支持加密行业,这些都将会让加密市场获得新的动力。

Disclaimer This report contains links to third-party websites or other content for information purposes only (“Third-Party Sites''). The Third-Party Sites are not under the control of CoinMarketCap, and CoinMarketCap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any Third-Party Site, including without limitation any link contained in a Third-Party Site, or any changes or updates to a Third-Party Site. CoinMarketCap is providing these links to you only as a convenience, and the inclusion of any link does not imply endorsement, approval or recommendation by CoinMarketCap of the site or any association with its operators. This report is intended to be used and must be us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It is important to do your own research and analysis before making any material decisions related to any of the products or services described. This report is not intended as, and shall not be construed as, financial advice. CoinMarketCap is not responsible for the success or authenticity of any project, we aim to act as a neutral informational resource for end-users.
1 person liked this article